华为向“外”,苹果向“里”。
最近我做了一个“果敢”决定,把手头上的主力机,从华为一众直板机、折叠屏手机换到苹果iPhone14 Pro Max。

虽然听起来很容易,实则折腾起来还是很费劲儿的,牵扯同步账号、应用、使用习惯等多个方面,毕竟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



从华为鸿蒙转入到苹果是个大工程,建议使用苹果推出的“转移到iOS” 图源:品玩lzh摄

都说iPhone 14是iPhone X以来最大升级的升级,距离我最后一次使用苹果已经过去5年,再次用回苹果,要问有什么“感言”的话……

那就是在使用苹果官方出品的iOS转移APP,检测到要换机到iOS后,就会通过非常苹果式的逻辑思路,让你一步一步被这“毒苹果”吸引,这或许就是苹果“扭曲力场”的作用效果:在转移设置好后,总感觉还需要配齐苹果“全家桶”才舒坦,得承认慢慢配齐苹果设备逐步被它生态“吞噬”,我们可都是经不起诱惑的亚当或者夏娃。

作为详细使用过华为鸿蒙生态和苹果生态的用户,想借着转移“移动阵地”机会,来聊聊苹果和华为的“随身”生态到底有哪些不同,以及未来华为和苹果发展方向会形成哪些差异。

华为向“外”看,苹果向“里”看
在换到苹果之前,华为Mate X2是我的主力机,当然作为有“品牌情结”强迫症用户,MatePad Pro 2021版、华为Watch手表是一定会配齐的,而且华为每出一款智能手表我几乎都会“季度换新”,原因在之前文章中进行了详细说明,简单来讲就是华为每次推出新手表都只会更新一小部分硬件和功能,这里也建议如果想要技术最新、性能最强的手表,看最新的Watch系列就行。

既然说到了Watch,咱们就从智能穿戴聊起。从这些随身“小物件”就能以小见大,看到两个品牌对于自身产品不同定位和发展。



华为Watch系列是我使用时间最长的智能手表系列,其次是Apple Watch 图源:品玩lzh摄

从Watch 3一路升级到Watch GT 3 Pro,我发现不管是华为Watch系列还是GT系列,其中一项共通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对身体和日常运动的状态监测,这也是华为穿戴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卖点,对于人体健康监测已经做到事无巨细程度。

举个例子,在后续的GT系列以及最新产品中,华为Watch已经支持向麦克风吹气来判断是否有呼吸道疾病、通过ECG心电图监测来判断血管的软硬化程度,这些功能都随着华为创新实验室中不断加入的快捷应用来不断进行更新。除此以外,华为健康也通过体脂称、血压手表等其他设备来获得对肝脏、血压的监测。



图源:品玩lzh摄

在运动监测这块则更能体现出华为和苹果不同的发展方向。

比如我使用过的华为Watch GT3 Pro中,明显更加注重为“运动发烧友”提供功能性辅助,除了有更多的高尔夫球场地图、对风速环境支持外,还增加了潜水数据检测,当然还有为跑步爱好者准备的跑力值,它提供的数据要比苹果的“填补三条色带”更为专业。

华为在已经支持足够广的运动类别中进行纵向探索,同时也在通过其他可穿戴设备以及辅助监测设备来挖掘人体健康的“上限”。

当然不管是华为Watch系列还是GT系列在健康监测有何差距,这两个系列手表底层全部采用鸿蒙系统,最近更新的HarmonyOS 3已经可以直接在手表端通过拖拽来连接智能音箱、智慧屏。能明显感觉到华为的HarmonyOS是“硬件在为系统”服务,这也是华为鸿蒙和苹果生态的不同。

自从Apple Watch诞生起,似乎给人印象是一直是:这是一块时尚的手表。

时尚这个属性是贯穿到苹果DNA中的,从库克聘请时尚领域具有“风向标”之称的安吉拉.阿伦茨站台并担任苹果公司零售渠道总裁就能看出,苹果一开始就是把手表做成“手表”,想通过奢饰品策略来获得更高的溢价,不过这显然出现了定位失误。

数码产品并不是奢饰品,如果按照奢饰品路线来走,推出十几万的手表,对于苹果来讲是非常尴尬的,苹果定位的人群买不起、买得起的人群看不上,所以第一款18K金的Apple Watch Edition失败了。

显然那时候苹果也不知道智能手表应该往哪里发展,这和我接下来要说的“大屏”平板和Mac明确方向发展可不一样。

作为Apple Watch初代用户,受限于性能,可以说这款产品一点不“苹果”。系统明显卡顿、续航时间短、开个日历都得等十几秒的体验一言难尽,另外当时使用的初代手表还遇到了logo掉漆问题,不过也是那次经历让我对苹果换新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年我从Apple Watch初代直接免费换新到S1 第一次对苹果有了全新认识图源:品玩lzh摄

直接从Apple Watch初代换到了S1,虽然性能提升不大,但还能用个一两年。

而自从S1推出后,经S2-S5迭代升级,Apple Watch确实有了突飞猛进的性能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续航依旧只能坚持2天,对于大众用户而言,功能没有实际变化。尤其是当ECG出现后,S7到S8这代,似乎已经出现了“后劲儿不足”情况(注:苹果从S6到S8一直没有更换CPU)。

一方面是Apple Watch“出道即巅峰”,6年前的初代提供的功能和最新一代S8并无明显差距,之后续推出的更像是性能增强版,只是作为和iPhone搭配使用的配件。另一方面,苹果这边在iOS16中也加入了一部分手表独占的健身功能,这种“分担”形式也似乎在说明,手表已经不是唯一可以作为运动监测设备,另外苹果也取消了耐克特别版,这是否意味着苹果有意在“削弱”苹果表等于健身表的刻板印象?



图源:苹果

这时候Apple Watch Ultra出现了,它定位是专业户外探险家、专业运动员。更大的表盘、精度更高的定位、更强的救援呼叫功能以及内置专业潜水品牌的监测功能,让这款手表的竞争对象从数码圈跃升到专业运动品牌。

苹果提供不同于佳明、松拓这类专业运动手表品牌的交互体验,是“系统为硬件服务”的。

之前我看到小红书里就有位探险爱好者晚间外出打水迷路,之后利用 Ultra中高精度定位提供的“原路返回”回朔功能安全回到营地,直接赋予了Apple Watch Ultra专业工具属性,这或许就是一种“生产力”的存在形式。

除了手表是可穿戴中重要的一环外,作为“随身”装备重要的一员,耳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华为Freebuds和苹果AirPods带给我的体验并不一样,我前边也说了,华为HarmonyOS系统“无处不在”,即使是耳机这样的独立硬件,都集成了部分分布式HarmonyOS系统。



华为自家Freebuds耳机因为本身集成了部分鸿蒙系统,所以“流转”操作很方便 图源:华为

也可以从耳机功能上看到华为对于终端硬件不一样的思路。通俗来讲,华为HarmonyOS是一个物联网系统,比如你想让这个系统来录制视屏,这时候就需要手机来录制视频素材,声音素材除了可以利用手机自带扬声器外,也可以借助耳机麦克风进行收音,通过超级终端就可以自由地和手机或者平板进行拖拽组合。



AirPods系列并不智能,但用起来很安心,续航是真的不错 图源:苹果

苹果则更为“一心一意”,比如我在使用的AirPods Pro,经过比较,它已经做到了目前智能真无线耳机的交互、降噪天花板,除了听音乐外,它只提供在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缝切换,并没有提供花里胡哨的功能,这样带来的好处是续航能够得以保障。

耳机这个例子可能受众太小,咱们来聊聊“大屏”之间的协作。

之前我手头上最常用的设备是华为手机加上华为平板。对于两款设备的分工也很明确,手机除了日常作为通信工具外,也主要用做游戏和拍照设备,有时候还是会觉得屏幕过小,这时通过多屏协同就可以把手机画面映射到平板中,如果使用的是华为Matebook,也可以通过多屏协同把手机界面映射到电脑屏幕上,这也是我最常用的一项功能。



图源:品玩lzh摄

其实对于“应用流转”功能而言,在之前文章中我也提到了,它确实足够惊艳,但和多屏协同是有本质差别。

比如用华为手机开启多屏协同功能映射到平板或者笔记本上时,手机是处于息屏但不锁定的状态,按电源键会直接导致平板连接失败。而使用应用流转功能,手机可以继续正常使用,也可以锁定,而通过流转到平板上的游戏,就和安装在平板中的游戏一样,几乎感觉不到延迟。

此外应用流转是双向的,手机上的软件可以“流转”到平板,平板上的应用也可以“流转”到手机。

苹果这边已经支持手机和Mac之间的“联动”,但也只是支持简单的粘贴、接电话、利用AirDrop传输有限的多媒体素材。而对于软件之间的“联动”,也只通过“接力”完成,且仅支持部分系统APP。但对于搭载M系列自研芯片的笔记本和台式机而言,目前已经支持在这些设备上运行手机APP,不过依然出现了部分逻辑使用问题,如果强制“移植”到笔记本这类大屏设备上,先不说图标UI问题,单就这操作就十分“拧巴”,这问题其实也出现在华为笔记本中,在笔记本上安装使用手机APP在现在看来并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苹果这个“接力”功能很直观,而且很容易上手 图源:品玩lzh摄

话说回来,苹果的“多屏联动”和华为的“多屏联动”也不是一码事。

从MacOS、iOS、iPadOS、WatchOS不同设备不同系统命名方式,就能看出不同设备系统是保持相互独立的。

“把专业事情交给专业设备来做”是苹果设备一项非常重要的使用逻辑,这倒也不是说在专业人群中就能显示出多大差距,而是苹果生态最大价值为给那些介于普通用户和职业工作者中间的这类人群提供最大“便利性”,笼统来讲可以概括为爱好者或者发烧友。

比如对于Hi-Fi发烧友而言,最近更新的ROON 2.0就明确表示对Mac系统进行了优化。而对于身边一些喜欢制作视频的爱好者,Mac系统上的Final cut Pro具有一定不可替代性,而iPad Pro更是成为插画师或者艺术绘画创作者必不可少的绘图工具。

下一步,“殊途同归”?
在我看来,华为是通过不断“外扩”吸引更多大众消费者、品牌来建立的HarmonyOS系统来生态,苹果是在已经建立好的生态系统内,更为垂直的为资深爱好者或者创作者提供便利。

HarmonyOS在“织网”,苹果的各种OS是在“组网”。

两者生态在最终形态上会“殊途同归”吗?

这从华为最新的硬件产品和苹果最新系统中就能看到一些端倪,比如华为已经在MatePad Pro2022款中开始测试PC应用引擎功能,利用这项引擎就可以在平板上体验到和PC一样的应用体验,而新版WPS就是首先支持的应用,从界面UI和功能来看,与PC桌面客户端体验无出其右。iPad Pro除了可以连接到大屏作为第二块显示屏外,也支持利用新增加的“台前调度”功能来进行多界面管理。

虽然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桌面系统”功能的下放,但纵观两者生态,并不能一概而论。

华为是想让整个鸿蒙系统不要让用户有过多的“割裂感”,希望用户不管是在手机还是平板都有几乎一致的体验,而苹果希望通过在平板上增加一部分功能来让用户可以更为专注地完成需要平板上的操作,比如身边就有一些使用iPad工作的画师朋友就表示,利用台前调度可以方便的在参考素材之间切换,反而这样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图源:苹果

就体验而言,华为的“分布式”鸿蒙系统带给大众用户的便利性似乎要高些,但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截止到目前HarmonyOS 3还在公测中,从流转的软件来看,依旧遇到了支持的数量不多、需要较高网络条件的硬需求,而且对于第三方APP适配也是个“老大难”问题。



图源:品玩lzh摄

而苹果虽然只有系统APP支持“接力”,但依托于强大的整合能力,搭载M系列自研的笔记本和台式机已经可以直接使用手机端APP,并不需要多屏互联或者流转操作,同时能够看到苹果也在逐渐打破自家设备之间的“壁垒”,比如通过iPad上边推出的随航功能就能轻易拓展Mac的第二块屏幕,连续互通相机以及利用Apple Pencil,把iPad当做手绘板等操作。

目前这两套系统其实已经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在底层逻辑上完全是两个方向,在我这段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实已经很难下谁更好用的结论。

未来我也准备长期同时使用华为和苹果,左手带Apple watch,右手带华为Watch,取长补短,这不美滋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客观实验室”(ID:zhinan617),作者:lzh,36氪经授权发布。









Keep「合并」乐刻,才是最终归宿?

首次IPO申请苦等半年失效后,冲击「运动科技第一股」的Keep再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面临的局面是用户增速放缓,盈利遥遥无期,线下扩展受挫。

2022年第一季度,Keep实现收入4.17亿元,净亏损2.52亿元,而2021年同期净亏损35.68亿元,即便亏损已经收窄,但可能会是Keep的常态。Keep在招股书中表示继续投资于用户增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继续产生亏损净额及经营现金流出净额」。

为Keep贡献营收最大的是运动消费产品,而线下场景诸如运营自营和合作健身房门店,依然是Keep未来最大的增长点。但难点在于,线下场景并非一日之功,疫情之后,Keepland的线下门店急剧收缩,只剩下北京一城。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互联网健身行业的兄弟公司乐刻运动,仍在线下激进扩张,相比2021年新开220家门店的速度,乐刻在2022年的计划原本是新增1000家门店,但因为疫情,这一数字不得不减少到了400家。

更重要的是,乐刻创始人韩伟对媒体透露,即便整个行业受到疫情影响,乐刻在2022年上半年依然保持了盈利。

亏损的Keep和盈利的乐刻,这两位互联网健身行业的兄弟,越来越深入对方的腹地,乐刻在线下的长处,正是Keep多元化发展之路的软肋;而起家于线下的乐刻,也觊觎Keep的线上资源。

大胆的提出设想,破解Keep商业化困局的解药,或将是与乐刻运动合并。

Keep之困
Keep与乐刻都起步于2015年左右,如今乐刻在全国门店已经超过1000家,线下门店数量占优,而Keep的优势就在于线上,其4108万的平均月活用户在互联网健身领域无人能比。

从Keep招股中看,占据Keep营收半壁江山的是自有品牌产品(消费品),其次是会员及线上付费内容、广告及其他服务。

2022年第一季度,自有品牌产品(消费品)实现营收2.13亿元,占总营收的51%;会员订及线上付费内容实现营收1.61亿元,占比38.6%;广告和其他服务实现营收4330万元,占比10.4%。

但当下,三条业务线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首先是自有品牌产品被其他品牌环伺,Keep的自有品牌不具备核心科技,都是代工产品,可替代性极强,与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相比,性价比较低。

一位接近Keep的人士告诉「蓝洞商业」,与头部智能硬件厂商相比,Keep的智能健身设备(包括Keep智能单车 、Keep手环 、跑步机和智能秤)的差异化在于,实现了与健身内容的打通,购买Keep智能健身设备的用户可以将装备与平台上的健身内容联通。



而会员和付费业务也在被其他平台分食,尤其是刘畊宏的火爆带来的流量,证明Keep的明星效应并不明显。《抖音运动健身报告》显示,2021年,抖音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34%,健身类主播涨粉同比增加208%。

在上述人士看来,Keep的目标是鼓励平台实际参与并完成锻炼,而不是随意浏览健身视频。

但问题在于,特别是流量大的运动博主,被邀请到Keep上后,对平台原有的教练视频形成了一种分流。但在此基础上,Keep还无法做到让其发布内容具备独家性和高流量场地。

比如知名运动健身博主「周六野Zoey」,同样一条「五分钟在家瘦腰运动」视频,在Keep上播放量只有65.9万,而在B站上播放量是4232.7万。

Keep的线上盈利模式在既有的市场里,已经很难显现更多增量,会员增长已经到了瓶颈期。毕竟在运动科技赛道上,Keep已经做到了「头把交椅」,坡路走到顶端,Keep更多的增长空间存在于线下。

在Keep的招股书里提到,Keep将加大对线下场景的投入,推出「优选健身馆」计划,即在原有的Keepland自营门店之外,与传统健身房合作,为后者提供升级改造服务,Keep提供教练和团课运营。

但这已经是Keep第二次布局线下,此前的成绩并不理想。2018年,Keep全面升级战略,线下场景Keepland诞生,但线上的流量,无法简单复制到线下,相继在多个城市推出自营店后,目前Keepland收缩后只剩下北京这一个城市的门店。

在Keep计划中,2022年的自营和合作的门店目标是100家,截至9月已开设86家门店,覆盖北京六大城区;反观乐刻运动,其新店已经遍布全国,仅在2022年8-9月份,11座城市新增了35家乐刻门店,计划一年新增400家门店。

乐刻的渴望
Keep与乐刻有着相同的生命基因,都是区别于传统健身房的「短平快」模式,让健身不再受制于高额的年卡费,教练也不再有销售压力。

乐刻创始人兼CEO韩伟曾提出构建健身行业「人、货、场」的「运动新生态」,「人」可以理解为用户,课程、服务、SOP理解为「货」,线下门店理解为「场」,这个商业模式就形成了闭环。「乐刻运动要成为行业的开放平台,做健身行业的Airbnb或者Uber。」

几乎与Keep同时期诞生在「互联网+健身」的风潮当中,乐刻与Keep走出了相反方向,早于Keep三年主攻线下,建立「小型健身房」概念。

Keep走向线下的初心,是让Keepland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而与Keep同为新式健身企业的乐刻却想要成为「身边的健身便利店」。彼时的健身行业还处于面积在1500-3000平米大小,选址在大型社区或人流量大的商圈内的状态。

乐刻首先做的,是避开传统健身房「大而全」的风格,选择「小而高效」的规模。乐刻看透了一个问题,即便是再大的健身房,实际获客半径也只有1~1.5公里左右。消费者不会选择距离太远的健身房,这会让本就难以坚持的健身多了一道阻碍。



几年下来的运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乐刻各门店的会员,80%都居住或工作在一公里以内的区域。

而这样做大大减小了线下健身房一个多年突出的问题:租金成本过高。乐刻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夏东曾在公开场合透露:「如果把3000平米的健身房改成300平米,我们的成本至少能降80%。」

靠着低于传统健身房的投入,乐刻很快从2015年到2018年的时间里做到了全国自营门店300多家,入驻8个城市。对比当时美国健身连锁品牌Planet Fitness,全球也仅有100家左右的直营门店的情况,乐刻可以说取得了线下开局的阶段性胜利。

「中国的小型健身房实际上是乐刻来重新定义的。」夏东曾说。2018年6月,乐刻开始了「合伙人」模式,即加盟商。这一套方案被证明行之有效,目前乐刻已经在全国23个城市开出超过1000家门店。而2018年的Keep刚刚推出Keepland,迈出线下场景的第一步。

其次,也是乐刻的绝对优势,即在开启加盟模式后,迅速让健身房成为如同楼下便利店一般的存在。那时的Keepland还在自营的模式中摸索前行,直到3年后才意识到这类「互联网+健身」的优势该是规模效应。

高覆盖率则带来高客流量,选择线下健身场景的健身爱好者,「方便」是第一原则。从这一点上看,乐刻有第一时间获客的绝对优势,这也是Keepland与更多传统健身房合作的目的:减少租金成本、扩充更多线下版图。

但2022年受疫情影响,乐刻的开店速度也受到拖累,原本计划再开1000家门店,但这个目标缩减到了400家,因此加码线上成为乐刻如今急切寻找的答案之一,利用线上流量为线下门店引流成为乐刻的当务之急。

线上,是Keep的优势所在。Keep的流量,正是乐刻所渴望的。

2022年9月,乐刻运动App的5.0版本发布,新增了线上「跟我练」训练计划等多种健身体验,号称线上线下健康数据全面打通,不少健身爱好者表示:「乐刻运动App跟Keep越来越像了。」

殊途同归?
「Keep上真正有消费力的重度用户,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迈入健身房中训练,因为Keep能传达的终究只属于入门级别的锻炼。」一位有三年健身经历的爱好者告诉「蓝洞商业」。

而一位来自Keepland的教练认为,Keep目前走向线下的大方向是与传统健身房实现合作共赢,Keep自有教练会在自营店和合作店交替教课。

在Keep看来,线上训练和Keepland训练不是完全割裂的两个需求,满足的也不是完全不同的人群和市场,可以理解为在家吃饭和外出餐厅用餐,这两种需求互不冲突。

在Keep招股书的营收里,线下服务被归于「广告和其他服务」这一项当中。相比于2019年开始先后被放弃的海外、户外、跑步等业务,Keepland对于Keep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代表着Keep打造线上线下健身生态的目标。毕竟对于真正的健身爱好者来说,实现场景永远在线下。

此外,Keep线上的推出的各类活动也吸引了不少用户的参与。例如「城市漫游剧情跑」,是分别在北京、郑州、上海和武汉等八大城市上线了不同主题的跑步活动。

以北京为例,即「红墙京韵」,用户参与报名后,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跑步里程,可以边跑步边听北京历史解说,如果另付39元报名费,挑战后,会有相应的实物礼品赠送。相似的活动还有联名电视剧《甄嬛传》的剧情跑,守护非遗之苏绣线上跑,《海绵宝宝》生日跑等。

Keep利用这些数据、积分、赠送虚拟和实物徽章,来提升用户粘度和忠诚度。对品牌形象的树立,Keep是成功的。

但这些手段属于用户被动参与,事实上在Keep的「社区」模块中,用户主动参与的「精选」内容已经失去时效性,多数为7、8月份的分享,且内容多以女性拍照为主。这种线上用户社区内容的匮乏是致命的,交互性缺乏,叠加其他平台内容和线下场景的吸引,Keep很容易沦为记录运动数据的一款工具。

乐刻虽然主攻线下,但近些年线上的交互性靠着线下课程和活动的带动也在不断提升。

据「蓝洞商业」观察,在乐刻的「社区」模块中,有设置类似微博话题的内容,如#我的第一支运动视频#、#举铁才痛快#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发布内容,也可以把参与乐刻团课内容发布上去,其内容更新时间也具有时效性。

线下,团课是Keep与乐刻都具备的基础获客方式。之所以是基础,因为二者团课的价格都不高,Keep的价格多为49.9元,乐刻普遍比Keep低10元。这是Keep与乐刻区别于传统健身房办年卡的低门槛形式。

二者也有差异化,在课程设置方面,乐刻仅团课的种类就高达几十种。除了团课外,还有私教、包月私教、训练营等项目。私教和包月私教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位置来选择平台上的教练和门店,训练营则为固定时间的小班课程,周期普遍为一个月。

在乐刻的训练营课程中,还增加了「乐刻飞盘新手训练营」、古典舞等时下受年轻人欢迎的项目,大大提升了健身运动的趣味性,从而提升用户使用率。

此外,与传统的健身房相比,乐刻还采用了月付制和24小时营业模式,高度符合年轻人低成本的自由健身,这是对传统健身房的强烈冲击,也是Keep这类「互联网+健身」企业走入线下值得借鉴的模式。

韩伟曾经在公开演讲中称「健身行业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他要做的就是用月付费的形式,降低准入门槛后,让消费者持续不断购买,用高复购率让健身产业走向正向发展。

如今看来,这种模式的成功已经在乐刻身上得到印证。如何利用「互联网+健身」模式,走出一条与传统健身房差异化的道路,是Keep和乐刻这类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如果Keep可以发挥自有产品的用户规模优势,再结合乐刻的线下课程、门店与教练优势,抱团取暖,或许会是互联网健身行业最大的想象力所在。

那时,走进乐刻,打开Keep,会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蓝洞商业”(ID:value_creation),作者:贾紫璇,编辑:赵卫卫 ,36氪经授权发布。



华为和苹果的“全家桶”究竟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