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号,小鹏汽车成为国内首个上线城市NOA(小鹏称CNGP)功能的车企,并开始在广州进行试点。

NOA全称Navigate on Autopilot,通常译作“导航辅助驾驶”,也会被部分厂商称之为“高阶智能驾驶”等。各厂商在叫法上通常会有一些不同,例如小鹏称其为NGP,理想、特斯拉称其为NOA,还有NAD、NOH、NCA等多种叫法。

虽然名字不同,但它们都是NOA。从功能上来说,他们可以做到点到点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即用户在导航上设定好目的地,如果全程都在该功能的可用范围内,那么车辆可在无需人为接管的情况下,全程辅助驾驶到达终点,与自动泊车功能相结合,便可实现辅助驾驶的闭环。



小鹏P5 图源:小鹏汽车

既高速NOA之后,这是首次开放城市NOA的试点。目前小鹏P7、理想ONE、特斯拉Model 3/Y、埃安LX等车型的部分款式均已开放高速NOA功能,可完成包含上下匝道、变道与超车在内的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早在2019年6月,特斯拉就上线了高速NOA(自动辅助驾驶)功能,2020年-2021年期间,国内也有多家车企纷纷上线了高速NOA功能。其中,蔚来NOP功能上线20个月时的累计行驶里程为1.6亿公里;小鹏NGP功能上线一年时的累计行驶里程为近2000万公里。

但厂商的目标不只限于高速。2021年上海车展前夕,一则名为“华为自动驾驶”的话题突然引爆全网。华为与极狐合作的车型阿尔法S HI版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测试视频,被多家媒体发布。视频中,阿尔法S HI版在上海的城市道路上完成了点到点,无人为接管的导航辅助驾驶,不仅可以识别信号灯进行自动起步停止,还能躲避路上的行人、电动车等。

也就是从2021年起,多家车企都公布了城市NOA功能的上线计划,目前小鹏已经在广州开始试点,极狐也在深圳开始推送城市NCA功能。

一般来说,在高速路上长途驾驶时,一款好用的导航辅助驾驶能帮助驾驶员放松手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城市道路上的驾驶时长通常来说单程都会控制在1-2个小时以内,考虑到目前仍然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因此驾驶员也无法分神去做其他事,那么这样的城市NOA,到底是谁需要?

城市NOA是多种技术的集合演练
可以先从技术上看起。

高速NOA由于工况较为单一,复杂程度低,因此所需的硬件水平也有限,基本上无需激光雷达,只要摄像头与部分毫米波、超声波雷达即可。同时,由于感知水平有限,需要的算力也要更低,小鹏P7搭载的Xavier超算平台算力只有30TOPS,特斯拉HW3.0的算力为144TOPS,而理想one搭载两片地平线征程3芯片,算力合计仅有10TOPS。但对于高速NOA来说,都是够用的,至于好不好用,更多看的是各家的软件水平。

但城市NOA则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工况。相较高速道路来说,城市道路上有更多类型的交通参与者,交通环境较为混乱。此外,在考虑用户安全的同时,更要考虑到更多弱势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问题。因此,绝大多数的城市NOA都需要更高的感知能力,也需要算力更高的芯片。

而另一样重要的东西,两种NOA都需要用,那就是高精地图。高精地图包含道路的宽窄与坡度,信号等与交通标识等信息,提前为车辆获取了大量信息,车辆在实际运行时则会减轻很多负担。就如同我们有了导航以后,就不需要那么关注路上的路牌一样。

先说高精地图。事实上,应该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喜欢”高精地图。首先,只有极少数车企拥有高精地图的采集资质,多数车企或自动驾驶企业需要向高德、百度、四维图新等传统图商购买高精地图;其次,高精地图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的更新维护工作十分重要,曾有自动驾驶车辆,因高精地图未及时更新,撞上了路边的防护带,还出现过因道路施工需要重新采集高精地图数据,等地图做好了发现施工已经结束的尴尬场面,此外,用于采集地图的车队成本也相当大;再次,相比于高速NOA,城市NOA需要的高精地图量也更大,更新难度也更复杂。



高精地图 图源:四维图新

因此,有不少车企或自动驾驶企业也在试图摆脱高精地图。例如毫末之行提出了“重感知,轻地图”的解决路线,通过增强车端感知能力的方式,逐渐摆脱自动地图;小鹏汽车也计划在2023年能达到有图无图均可运行的水平。因此,现在市面上所有已经或预计开放城市NOA功能的车型,基本都算“重感知”,没有坚持“轻感知,重地图”的,也就是说,拿掉高精地图会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必然。当然,特斯拉是例外,从一开始就不使用高精地图,并且感知已经“轻”到了要拿掉所有雷达,只用纯视觉的地步。但特斯拉的模式并不利于在短时间内提升用户体验,但从长期来说对于研发节奏与成本是一种友好的选择。

摆脱高精地图,高感知与高算力则是必然。为了提升感知能力,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硬件都需要进行提升。激光雷达方面,据佐思汽研统计,仅2022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新车激光雷达安装量已达2.47万颗,下半年,国内拟交付的激光雷达新车达10余款,预计全年总安装量有望突破8万颗。几乎所有有城市NOA需求的车辆都会搭载1颗或更多激光雷达,对于激光雷达的需求急剧提升,今年9月,禾赛科技宣布,该公司AT128激光雷达的单月交付量已经突破10000台。据国海证券的研报测算,乘用车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在2025/2030年达217/1122亿元,其中国内市场规模为155/630亿元。

毫米波雷达方面,随着对感知需求的不断提升,目前4D成像毫米波雷达也在推进当中,相比于传统的毫米波雷达来说,它还可以提供俯仰角数据,以及提升点云密度。此外,随着技术的推进与需求的提升,在博士、大陆这些传统毫米波雷达供应商之外,国内的华域汽车、德赛西威等企业也在逐渐提升出货量。

自动驾驶芯片方面,高感知则需要高算力,今年9月,英伟达在还未量产去年发布的NVIDIA DRIVE Atlan(算力1000TOPS)芯片的情况下,就推出了更新一代的Thor芯片,算力高达2000TOPS。高通最新发布的Snapdragon Ride Flex同样能达到2000TOPS的算力。国内的地平线第三代车规级AI芯片征程5也具有128TOPS的算力,能够满足L2-L4场景。



Thor 图源:英伟达

如果没有城市NOA,考虑到目前的自动驾驶车辆(无人出租车、无人巴士、无人清扫车辆等)规模,基本都还处于区域测试阶段。很难支撑自动驾驶上游产业链的发展。所以说最需要城市NOA的,就是这一批Tire1。

事实上,Tire1们也在推进着自动驾驶的发展与城市NOA的落地,例如在车圈的新兴Tire1华为,通过与极狐的合作,提升了华为在激光雷达、超算平台方面的知名度,全栈解决方案也将会带动华为在硬件上的销售额。再看老牌Tire1博世与大陆,博世创投不仅投资了文远知行,双方还将在算法领域开展合作;而大陆则直接与国内芯片企业地平线合资成立了自动驾驶公司。

那么,对于车企来说,城市NOA的意义又在哪?

城市NOA,也是一种数据训练方式
城市NOA,标志着一辆车的智能化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正式能够进入第一梯队水平。城市NOA相比于加速、续航、车机等方面,都要更难做好,因此,它也是目前来说,最能为一辆车在内卷的新能源市场当中拉开差距的功能。

但车企的目的并不止于此。从目前来说,只要有足够的能力,绝大多数车企都会将完全自动驾驶设定为自己的目标。虽然现在英伟达、特斯拉都具备在AI场景下,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虚拟的“元宇宙”中,训练自动驾驶的能力,但实际路跑的数据,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以特斯拉FSD(Full Self-Driving)为例,在今年的特斯拉AI日上,特斯拉宣布,已经有16万用户参加了FSD测试。这16万用户,为特斯拉带来了480万段的数据,训练了7.5万个神经网络,特斯拉也在这几年里推出了35个FSD更新版本。此前,有国外特斯拉车主表示,在开通FSD测试服务后,一天内上传了多达4GB的数据。



图源:Tesla AI Day 2022

而城市NOA的出现,则是一个在过渡到自动驾驶前,最好且成本最低(甚至还能赚钱)的数据收集方式。

当然,还有一点现实问题,那就是对于车企与自动驾驶公司而言,最起码要活到自动驾驶能够落地的那个时代,尽快落地城市NOA,也有资金上的压力。

文章最后,城市NOA对于用户的意义在哪?

对用户来说,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

城市NOA对于用户的意义并不大。高速NOA能够缓解长时间驾驶的疲劳感,可以算是一种“舒适配置”。但在城市道路上,绝大多数人每天的驾驶时间都不会太长,如果是自动驾驶,那倒是可以有效利用每日的通勤时间做些别的,但问题就在于,城市NOA仍然是辅助驾驶。

也就是说,我们在使用城市NOA时,仍然需要神经上紧绷,能够放松的只有手脚。带来的实际意义非常有限。与此同时,还蕴含着一个可能存在的危险。

早在2013年,自动驾驶公司Waymo在测试中发现,参与测试的员工一开始还能保持警惕,但随着大家对于“自动驾驶”的信赖不断加深,也开始有人开始在行驶中做自己的事情,甚至还有人直接倒头大睡。这种情况另Waymo时任CEO赶快叫停了测试,他也说出了从中发现的问题:人们会过度依赖那些做得太好的系统,并不自觉地放松警惕。

城市NOA或许对于具有极客精神的人来说,只要合理利用,也未尝不可,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我们仍然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并没有必要将城市NOA功能的有无当作买车的核心决策。

对于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来说,城市NOA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但在安全上,还需要更加保守。

保守通往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
使用高速NOA功能时,已经发生过不少起因车主分身从而产生的交通事故。进入城市NOA时代后,受交通事故影响的不只是车内的驾乘人员,还将波及大量弱势交通参与者。因此,保守稳健应当是城市NOA的关键。

上文曾提到,驾驶者容易在使用这类驾驶辅助功能时“过度放松”,甚至分神做其他事情。针对这样的问题,DMS(驾驶员监测系统)必须成为标配。目前DMS功能已经是E-NCAP五星评级的必要条件,而C-NCAP也在讨论当中。DMS需要更加严格,来防止驾驶员滥用辅助驾驶。但也难免部分车企会更加注重驾驶员一侧的“体验”而降低标准,这部分需要有关部门与行业共同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来帮助城市NOA平稳上路。

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城市NOA在驾驶策略上也不宜过度激进。从最近不少城市NOA车型的测试视频中可以看出,在变道、超车时,部分车型表现得不够果断。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至少在最初的阶段,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是采取较为保守的驾驶风格为好。

城市NOA,是通向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对于车企与供应链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希望车企能够对于现阶段能够支持自己的用户们更加负责,不要让第一批用户成为可怜的小白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驾”(ID:Ping-Drive),作者:JimmyMa,36氪经授权发布






都2022年了,怎么还有厂商在出“表型山寨机”

这样的表型山寨机,其实只是早已被淘汰的“表型手机”罢了。
对于我们三易生活的许多老朋友来说,想必大家可能知道,除了智能手机、PC、互联网行业外,我们对于智能设备相关的产品和技术也多有关注。特别是在智能手表领域,我们评测过各品牌的相关产品,也曾专门为大家介绍过当今各类主流智能手表主控方案,“全智能手表”与“轻智能手表”之间区别,以及在智能手表上追求“高性能”的意义。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如今对于智能手表来说,单纯追求硬件配置上的“堆料”,就一定能带来更为出色的用户体验呢?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定”。例如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这款产品,就可以说是这方面一个极为典型的反例。

这是一款怎样的智能手表产品呢?简单来说,它来自一家名为“LOKMAT”的厂商,产品型号则略微奇怪,被称为了“APPLLP PRO 2022”。很显然,其中的“APPLLP"无论是写起来还是读起来,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Apple(苹果)”。但通过搜索我们得知,“APPLLP”似乎是LOKMAT方面造出来的一个产品系列名词,而且至今已推出了不同的款式。



最为重要的是,尽管产品名读起来或许有点歧义,但“APPLLP PRO 2022”无论是外观造型、功能还是配置,都反而充满了“创造性”,甚至可以说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大家不妨先来看看它的官方页面。

作为一款非著名品牌的智能手表产品,“APPLLP PRO 2022”可能是同类产品里极少数敢于主动公布主控方案的。根据其官方显示,它所采用的是联发科MT6762 SoC,可通过插卡支持4G网络,并配备了4GB+64GB的存储组合。



联发科MT6762是一款什么芯片?其实这就是用于智能手机上的Helio P22。换句话来说,LOKMAT实际上是将手机的SoC塞进了一个手表型的设备里。



不过进一步深究Helio P22的具体参数就会发现,拿它去做智能手表,理论上其实还真没太大问题。因为Helio P22采用的是12nm制程,并配有8颗主频2GHz的Cortex-A53 CPU核心,以及PowerVR GE8320 GPU,从制程和架构来说,它并不会有很高的能耗。要知道,早期的骁龙Wear2100、Wear 3100这些主控,甚至还是基于28nm制程,一样用来“造表”了。

然而这款“智能手表”的诚意,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因为除了看似合理的SoC和存储配置外,“APPLLP PRO 2022”剩下来的部分就几乎全都是坑了。



续航方面,“APPLLP PRO 2022”提供了1100mAh的电池。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今年苹果、三星均推出了配备更大机身、更大容量电池、主打“长续航”的旗舰款智能手表产品。但它们的电池容量普遍也才不过500mAh多点,几乎只有“APPLLP PRO 2022”的一半。

但在如此大容量电池的加持下,官方宣称“APPLLP PRO 2022”播放音乐的续航时间,却只有6小时。要知道,Apple Watch Ultra在今年的旗舰智能手表里,已经算是综合续航能力较差(36小时)的,但其音乐播放续航都能达到20小时。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换算,就意味着“APPLLP PRO 2022”的理论综合续航水平,很有可能仅12小时左右。不仅必须“一天一充”,睡眠监测什么的基本上也就别想了。



其次在系统、软件兼容性方面,“APPLLP PRO 2022”在宣传文案里声称可以直接安装多款主流社交软件,甚至可以在手表上看视频。当然,这对于山寨厂商来说并不难,但官方页面里赫然写着的“Android 10.7”操作系统,到底又是个什么鬼?

这还没完,作为一款塞进了手机SoC,而且大概率是直接使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而非手表专用系统,这可能也是造成其极为耗电的原因之一)的“智能手表”。“APPLLP PRO 2022”还配备了一块2.0英寸的屏幕,同时在屏幕边框和机身侧边框12点位置处,分别配置了一枚500万和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

换句话说,它不仅可以戴在手腕上拍照,而且甚至可以设置“面部识别”功能。在智能手表上搞面部识别,不得不说还真挺有想法。



然而,大家也先别急着激动。要知道对于这类厂商来说,他们所宣称的摄像头像素数据通常是不太令人敢相信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在“APPLLP PRO 2022”的官方宣传页面中,这款奇特的“智能手表”自始至终没有放出过哪怕一张实拍图片,所有宣传材料用的都是电脑合成(俗称PS)的概念图。

如此一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出现。先不管“APPLLP PRO 2022”是不是真的塞进了手机SoC、是不是真有“Android 10.7”操作系统,也是不是真的具备500万+1300万双摄,它真的长得像渲染图中所示的那个造型吗?

显然,我们有理由对这点提出质疑。因为大家都知道,就在前段时间,曾有一款名为“乐视Y1 Pro”的机型,官方宣传图就相当不错,但是其真机实拍曝光后,其实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APPLLP PRO 2022”就一样会“见光死”,而是请大家注意乐视Y1 Pro真机上这个开孔并不算小的前摄,它其实就是500万像素的。换句话来说,对于极有可能并未掌握微孔技术的厂商来说,500万像素的前摄就应该在边框上占据这么大的面积。



同时,主流的46mm的智能手表产品,屏幕尺寸通常会在1.4-1.5英寸左右,此时“屏占比”就已经很高,屏幕边框也算是比较窄的了。而“APPLLP PRO 2022”不仅屏幕尺寸高达2.0英寸,而且在屏幕边框上还得开一个孔,塞进一枚“500万像素”、支持人脸识别的摄像头。

那么大家不妨猜测下,这样的一款智能手表真正的表身尺寸会有多大?其戴在手腕上的观感,看起来真的会还像一块表吗。

更进一步地说,如果这样的一款产品,在造型上粗笨厚大、在体验上续航极短,那么即便真的能将“手机”的功能凝练到手腕上,真的能在那块2英寸“大屏”上看视频,可以起到一部分智能手表的功能,这样的产品真的可以说有是有工业设计、真的有市场价值吗?

要知道,“把手机做成手表尺寸”的努力,一线大厂过去并不是没有尝试过,但市场早已证明了这种产品形态的失败。在我们看来,类似“APPLLP PRO 2022”这样的产品,无非是趁着如今智能手表流行的趋势,在卖着头部厂商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就已经淘汰的“表型手机”罢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我们真的需要城市NOA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