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成本的悖论,代工模式又何正解?
摸着苹果过河,代工模式能否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创造新需求?

在乔布斯去世后的第三年,苹果的“泰坦计划”启动,苹果造车的“画饼”之旅也正式拉开帷幕。之所以敢“画饼”,在于苹果自己和外界都坚信苹果能造车,甚至能革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命,虽然从当下来看,苹果似乎有点过于自信。

苹果造车的逻辑很简单,软件、芯片等高附加值部分由苹果主导,低附加值的整车制造则通过ODM或OEM模式代工,但遗憾的是,两者都未能达到预期。汽车团队11个主要负责人“跑了”7个,Apple Car的代工方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富士康,迟迟未能给出一个样车的苹果,极大地消磨了投资者的信心。

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又涌现出了一批主打ODM和OEM模式代工的造车派,“降级版”的苹果造车,能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蹚出一条新路吗?

代工模式窗口已至
通过代工的模式替有需求的品牌造车,这在汽车领域很常见。比如麦格纳就曾通过ODM模式为宝马、奔驰、丰田等知名车企造过车,至于OEM模式造车在传统汽车领域更是司空见惯。

不过纵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代工模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还稍显稚嫩。一般来说在产业链成熟的行业才会盛行代工模式,早期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各个产业链尚未成熟之前缺乏代工模式的生存土壤。

虽然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会通过代工的模式造车,比如蔚来的大部分汽车都交由江淮汽车代工。但造车新势力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只是为了快速度过发展前期,获得一定体量后大都会选择抛弃代工方自建工厂,新能源汽车领域代工模式仍未成一定的气候。

不过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各企业的无序竞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亟需一个新的窗口释放产能,这给予了新能源汽车代工模式发展的契机。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仅为52.47%,其中36家车企的产能利用率不足20%。4月初,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也曾公开表示,“新能源的整车特别是乘用车将出现一次灾难性的产能过剩”。为此,各大车企纷纷推出了代工平台或宣布进军代工领域。

比如2020年吉利投资了180亿元搭建了SEA浩瀚架构平台,2021年比亚迪的e平台向全行业开放,2022年立讯精密与奇瑞宣布合作做整车ODM,7月初阿尔特进军整车ODM,新能源汽车行业代工模式的行业格局已初具架构。

不过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已经具备了发展代工模式的必要条件,但要想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究竟该怎么造、为谁造等一系列问题。

安全与成本的悖论,代工模式又何正解?
代工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互补,但质量不可控的弊端使得行业和消费者对其讳莫如深,尤其是在“安全是第一要务”的汽车行业,代工模式天然存在着安全性存疑的致命风险,且这一风险只能缩小而不能彻底解决。

资源互补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轻量化发展,而提高安全性则需要加大支出,这两者本就存在一定的悖论。大部分暴雷的代工产品,多数是因为代工方为了压缩成本,忽略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度,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为突出。

因为无论是OEM还是ODM模式仍未跳脱出汽车行业重资产、长链条的局限,早期的投资成本仍处于高位。哪怕寻找奇瑞这些产能过剩的企业,也存在着因成本控制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风险,比如代工模式最普遍的“套模”现象。

“套膜”是企业将生产、制造、设计等硬件和软件通用化后,以此为基础添加各种“模块”,完成不同客户的需求,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这极其考验代工方生产线通用化水平的高低,如果生产线通用化水平不高也就意味着代工出的产品会趋向同质化,或者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检验一家代工企业生产线水平高低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其自有产品的市场表现。

这也是苹果寻找各领域头部企业作为代工方的原因,头部企业产业链规模大、水平高,能够满足Apple Car生产的大部分需求,甚至有实力专门替苹果某一零部件开辟专门的生产线。但有实力且销量好的头部企业对暂时性的产能过剩并没有太大的困扰,且大都不愿意降低身段,这也导致苹果在权衡后意向富士康的原因之一。

根据小道消息,富士康推出的MIH平台暂时不具备为苹果代工售价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6万元)的车。换言之,目前大部分想要通过代工解决产能问题的车企,其通用化的水平或许更低。

马斯克在2015年就曾公开表示,“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然后说,‘给我造辆车’。”

不同于手机,汽车行业通用难度更大,专业性也更强,该如何平衡成本与安全性,将成为代工模式发展的关键。

市场需求的挖掘,是行业的永恒旋律
如何生产仍不是代工模式最难克服的问题,在生产之前,代工方们还要明确市场上是否有代工的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探索代工模式的企业,大都遵循着“在目标上降级”的发展轨迹。即将顾客群转向中低端需求的消费者,走“降级版”的苹果造车路线。

苹果造车难产并不意味着代工模式没有前景,事实上苹果造车的难点不在于整车的“拼凑”,而是将自身架起来的苹果,如不能推出超越特斯拉乃至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的Apple Car,似乎也就没有了造车的必要。

而其他企业则没有类似的烦恼,比如立讯精密和奇瑞的合作,甚至可以看作是苹果造车的降级版,切中的是中低端需求的消费者或企业。比如奇瑞就通过e平台拿到了滴滴100万辆(规划)共享定制车的大订单,解决了自身产能过剩的问题。

以此来看,市场上并不缺乏代工的需求。不过类似于滴滴这类的大客户终究是可遇不可求,代工模式最终的目标仍是消费者。但要想让普通消费者买单,首先要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晕轮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晕轮效应指的是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会掩盖人们对对方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

智能化就是新能源汽车比较突出的特点,在各大头部车企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品牌中高端化成为了行业的主流趋势,而新能源车电动化的优越性则被掩盖。除了五菱宏光NINI外,市面上大部分品牌都在电动车上做加法,通过智能化提高汽车的溢价。

是消费者不需要一个“单纯”的新能源汽车吗?五菱宏光MINI从“老头乐”到“国民神车”消费观念的转变,就足以说明消费者的无奈:可供的选择着实太少。

之所以会造成需求与供给割裂的现象,或许还要归咎于特斯拉这条鲶鱼。

有观点认为“特斯拉快进了新能源汽车数十年的过渡期”的观点,这一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确实推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

不过跳阶式的发展并非没有任何代价,前期投资动辄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们,自发地裹挟着整个行业向高处发展,而中低端的发展路线有悖于品牌们的长期盈利规划。

于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头部企业大都在高端上内耗,想尽办法体现出差异化,SUV上耗完又去霍霍皮卡、自动驾驶过后又是智能座舱。

这些尝试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且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必须攻克的领域,同时车企也明白,当下的探索并不符合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车企必须一往无前,因为做低端车走量虽好但不赚钱,这并不是一个企业能够解决的,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代工模式要想切入中低端市场,首先要确保自身模式是否真的经济,其次也需要教育市场,让消费者买单,因为晕轮效应同样适用于消费者。

见识过自动泊车、自动巡航的消费者们,曾经沧海难为水,真的还会看上没有任何智能化的电动车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五菱宏光MINI的畅销甚至可以说是行业畸形生态下的一个意外,在市场主流推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需求被压制的大众消费者选择了价格极低的五菱宏光MINI。但当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多了以后,心理期望被调高的消费者,或许还将处于持续观望的态度。

哪怕寻求代工模式的企业们打开了市场,一旦头部企业开始“抢食”,对于代工模式的企业来说将是一场降维打击。

寻求代工模式的企业,归根结底是为了通过创造需求在新能源领域占得一席之地。然而当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主导权在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手中,后继者任何的探索,都绕不来造车新势力已经打造出的坚固壁垒。

除非能够推出改变新能源汽车格局、创造新需求的新能源汽车,否则任何在现有市场的探索,或许都将是伪命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智驾”(ID:Auto_AID),作者:车智驾,36氪经授权发布。









手机市场「凛冬」已至,苹果、华为正面交锋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低谷,手机厂商正面对极具挑战的商业环境。
时间仅隔一天,苹果和华为都发布了今年重磅手机新品,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的两大主力苹果和华为展开正面交锋。9月8日凌晨1点,苹果14系列发布,9 月 6 日下午,华为 Mate50 面市。



苹果 14 Pro 系列的「灵动岛」,使软硬件的界限不再重要。这项功能在安卓界并不是首创,早在LGV10手机就实现类似功能,但苹果 14Pro 通过良好的明暗切换展示效果以及一系列个性化锁定屏幕的设定,软件层面适配了更多功能。

在隔空对决上,苹果和华为都重点介绍了已具备卫星通讯功能。用户可以在无地面网络的情况下,通过卫星将文字信息、地理位置向外发出。

苹果使用美国商业卫星运营公司全球星的在轨卫星,为低轨通讯卫星,苹果14只能发送预设好的求救信息、实时位置。

而华为使用的则是中、高轨定位卫星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华为Mate 50可通过卫星发送文字和位置信息,但发送的每条信息不超过39个汉字,且无法接收回复。

苹果14系列发布四款新品,起售价5999元,将于9月9日开始预购。其中,标准版、Pro、Pro Max将于9月16日开始发售,Plus版发售时间则为10月7日。

今年全球手机市场需求下滑,苹果选择低价策略,扩大市场份额。具体来看,iPhone 14四款机型在国内起步价分别为5999元、6999元、7999元和8999元,与iPhone 13系列初始售价一致。但在大容量版本上,256GB版本、512GB版本、1TB版本分别涨价100元、300元和500元。

而华为正在加速自主化,华为发布会除了发布自有的超变光XMAGE影像系统,HarmonyOS 3.0系统,发布会最大的亮点是屏幕搭载昆仑玻璃,抗跌落能力提升。

在其他新功能方面,苹果和华为一样,在拍照和摄影功能方面也成为发布会宣传亮度。华为Mate50pro采用5000万超光变镜头、1300万超广角镜头和6400长焦镜头;而苹果苹果14 Pro max则采用4800万超光变镜头、1200万超广角镜头和1200万长焦镜头。

华为Mate 50系列首创超光变摄像头,物理光圈十档可调。自动模式下,智慧光圈可根据不同场景智能匹配光圈大小。华为Mate50RS保时捷设计搭载业界首款超微距长焦摄像头,35倍超级微距。

苹果14 Pro 在理论上对焦速度会更快。计算摄影在此也得到了升级,即使在更暗的光线下,也能还原出更明亮鲜活的色彩和质感。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低谷,手机市场“凛冬”已至,手机厂商正面对极具挑战的商业环境。在如今经济环境下,华为和苹果从性能提升、性价比等多维度打造竞争力和吸引消费者是明智之举.

苹果创新压在14Pro
产品策略来看,新款苹果手机机型采用药丸形开孔取代了之前刘海屏,算是设计上的一次明显变化。iPhone 14及iPhone 14 Plus硬件配置基本与iPhone 13 Pro无异。

iPhone 14和iPhone 14 Plus采用了iPhone 13 Pro的A15仿生芯片。Phone 14 和 iPhone 13 的屏幕参数一致,均为 6.1 英寸 OLED 显示屏,刷新率依旧是 60Hz,没有高刷。分辨率为 2532 x 1170 像素分辨率,460 ppi,峰值亮度 1200nits。iPhone 14 Plus 分辨率略有不同,为 2778 x 1284 像素分辨率,458 ppi。

主摄像素还是 1200 万,但主摄提升了最高 2.5 倍的低光拍摄能力,这是因为主摄传感器和光圈都加大了,进光量增加了 49%;超广角则提升了 2 倍的低光拍摄能力,同时新增了光学引擎功能协助拍照。

此次苹果发布会,真正的真正的创新在 iPhone 14 Pro 系列,iPhone 14 Pro系列「灵动岛」交互设计成为苹果发布会的最大亮点。

iPhone 14 Pro 新增全新的直观方式,一些通知的显示方式会与药丸屏的开孔融为一体,苹果称之为「灵动岛」。即将前置镜头的挖槽位置,增加新的交互方式,在前置镜头部分展示通知、音乐播放、通话等信息。

与上代 iPhone 13 Pro 的主摄相比,这一代 iPhone 14 Pro 系列的主摄传感器尺寸增加65%,同时 A16 仿生处理器也升级了图像信号处理器,与新的四合一像素传感器配合。

iPhone 14 Pro 系列显示屏亮度也更高,摄像头采用4800万像素传感器取代了之前的1200万像素传感器。得益于主摄的高像素,现在 iPhone 14 Pro 系列的主摄(24mm 焦距)也可以承担起 2 倍变焦(48mm 焦距)的重任,实现方式是采用主摄传感器中央的 1200 万像素区域进行拍摄。

在 iPhone 13 Pro 上备受诟病的那颗 3 倍长焦镜头,这次也得到了升级,主要是低光拍摄能力提升至最高 2 倍,大概率解决了之前低光下优先采用主摄裁切的问题。

在 iPhone 14 Pro 系列上,苹果实现了 0.5x(13mm)、1x(24mm)、2x(48mm)、3x(77mm),共 6 倍的光学变焦,并且主摄、长焦和超广角的低光拍摄能力,都有所加强,其中主摄和超广角都有全像素对焦能力,理论上来说 iPhone 14 Pro 的对焦速度会更快,计算摄影在此也得到了升级。

苹果A16 仿生处理器比A15有较大提升,新的光学引擎可以让深度融合在图像合成过程的前段就提早开始,直接应用于未经压缩的图像。从多次曝光中选出最佳的像素部分,融合成一张数据更多的照片,即使在更暗的光线下,也能还原出更明亮鲜活的色彩和质感。

手机市场正处于低谷
整体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低谷,手机市场“凛冬”已至。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87亿台,同比减少9%。

市场份额方面,今年二季度三星出货量为6180万台,以2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苹果出货量为4950万台,市场份额为17%,排名第二;小米、OPPO、vivo分别以3960万台、2730万台和2540万台的出货量分列第三至五名。

根据中国通信院此前发布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为1.36亿部,同比下降21.7%,其中5G手机出货量为1.09亿部,同比下降14.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0.2%。

而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91亿部,同比下降7%。该机构还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5亿部,同比下降7.8%;这一趋势将延续至2023年下半年。

一边是需求不振,一边原材料的价格仍在上涨,手机厂商业绩不断承压。今年二季度,三星智能手机业务有所增长,但利润减少;小米手机业务则营收同比、环比均下滑。

从二季报来看,尽管小米存货仅同比增长3.61%,至601.5亿元。但制成品却从去年同期的215.97亿元,上升到今年6月30日的324.9亿元,涨幅超过50%。这意味着,下半年小米将有较大的销货压力。

根据苹果最新财报显示,2022财年第三季度,苹果的营收同比增速仅为1.87%,净利润同比增速已经降至10.59%。实现营收829.59亿美元,同比增长仅1.87%;净利润194.42亿美元,同比下降10.59%。除了iPhone外,其他产品线业绩全面下滑。

手机卖不动,是整个智能手机行业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今年第二季度,国内市场除了荣耀,其他几家厂商出货量都出现明显下滑,其中vivo出货量下滑28%、OPPO下滑30%、小米下滑16%。

第三方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均同比下降约9%,小米、vivo、OPPO下滑幅度均超过20%。

面对手机市场低迷,苹果采取的策略是调整产品线,减少内部产品竞争。根据Tom's Guide报道,随着iPhone 14面世,苹果公司正在按预期举措缩减产品线,已不再提供以下手机:iPhone 11、iPhone 12 mini、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上述型号iPhone均已正式停产,但还会继续销售,直到缺货。

手机市场“凛冬”已至,但高端手机市场相对坚挺。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今年二季度全球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400美元以上)平均售价同比增长8%,达到780美元,创下同期新高,连续九个季度高端市场的表现都优于大盘。

在中国高端智能手机销售额占比从去年同期31%增长到33%,在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14%的情况下,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只下滑了10%。

据悉,苹果在高端市场仍占据领先优势。根据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苹果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中占有62%的份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个百分点。而排名2至6位的三星、OPPO、小米、vivo、华为加起来只占到高端机市场的27%,还不足苹果市场份额的一半。

研究机构Canalys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在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前五名中,除荣耀外,苹果是唯一实现正向增长的品牌。

但在大中华区,苹果业绩也面临较大压力。苹果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的前三个季度,大中华区销售146.04亿美元,同比下降1.07%。

2021年底,苹果CEO库克接受采访时对外透露了公司的“3A未来”计划,关注AR、AI和自动驾驶,库克还将这些描述为核心技术,将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应用。

对于苹果的软硬一体化策略而言,硬件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起到入口的作用,也是整个生态的基石。因此,硬件业务的疲软,自然会影响到苹果软件业务的增长。

但创新能力衰减也是困扰苹果未来发展的一大挑战,苹果手机等硬件业务前景并没有那么乐观,如何增强抗周期能力是关键因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另镜”(ID:DMS-012),作者:谢涵,编辑:陈彦旭,36氪经授权发布。



“降级版”苹果造车来袭,代工模式会是行业正解吗?